风雪纷纷掩重门。
今天的雪特别大,从霍府一路走到紫微宫,再去后殿这短短一段路程,鹅毛般的大雪已经均匀地铺在石砖和宫瓦上。
皑皑白雪为紫微宫增添了一抹亮色,白雪落在枝丫与栏杆上,遮住了各种杂色之后,紫微宫显得更加干净而纯净。
霍屹走下马车,万籁俱寂之下,只有那一声吱呀声格外刺耳。
章中常侍摆了个手势,便有机灵的内侍匆匆举着伞跑过来,霍屹自己接过伞,大步走进麒麟殿。
殿内不仅有周镇偊,还有公孙羊。
公孙羊一直很受周镇偊的重视,在河套地区建设两郡的事,周镇偊就让他来当总负责人。不过公孙羊对具体如何建设边郡并不了解,手下有一帮人干着,他也没硬要进去指手画脚,只是监控着进度,随时注意有没有问题。
公孙羊出现在这里,就说明两郡出问题了。
“霍卿,来坐,外面下雪了是吗?”周镇偊脸色有些阴沉,但看到霍屹后,还是勉强放松下来,甚至关怀了一句。
“来的路上刚刚下雪。”霍屹把伞交给内侍,殿内点着温香,慢慢取代了他身上的寒气。
周镇偊声音低沉:“北方的雪比长安还大,而且下的更早。”
长安在整个大越的疆域之中,算是偏北的地方,每年会有大雪落下,俗话说瑞雪兆丰年,有大雪是好事,特别是长安还有一片适宜耕种的平原地区,算是天下粮仓之一。
但对正在出动数十万人千里迁徙建设的河套地区来说,突如其来的大雪就不是好事了。
公孙羊解释道:“刚刚得到的消息,北方边境七天前忽降百年一遇的大雪,堵塞了从中原前往河套地区的路径,有数万人滞留在大雪之中,运输受阻,物资运不进去,劳工们也出不来。整整有三段路径都是如此,整个运输计划完全停滞。”
百年一遇的雪灾。
霍屹一时间有些头昏眼花,深深地吸了口气。
难怪周镇偊紧急把他叫过来,这件事确实严重。就是说因为这场浩浩荡荡的雪灾,导致至少有上万民夫被困在雪境之中,一切交通要道都被阻塞。
七天前的消息,现在不知道情况怎么样。七天能在大雪中把消息从九原郡传到长安城紫微宫,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。
公孙羊继续道:“不仅如此。从目前统计的结果来看,有大量农田受灾,冬季作物绝收;倒塌房屋数万,森林及野生动物受损严重。大雪虽然已经停了,但现在温度更低,冰冻灾害越来越严重,受损和死亡人口都在增加。”
“我们派人正在逐步清理积雪,但收效甚微。”公孙羊说:“而且,有马匪和匈奴在趁机作乱,抢劫物资。”
他说完之后,殿内出现了片刻的寂静,霍屹感觉身上再次被寒意所侵袭,那一缕温香变得遥远而单薄。
大雪封路,农夫们别说干活,能保证不冻死就很难了。霍屹想到那些被困在雪里的人们,就感到一阵发寒。
已经七天了……必须要马上做出决定才行。
周镇偊道:“我准备让驻扎在长安城的军队前往北方清雪,并且抵御匈奴的入侵。”
霍屹点了点头,驻扎在长安城的军队,除了北军就是李仪和慕容远手下的两支军队。这是个不错的办法,既能提高清除积雪的速度,还能御敌。
但要动用多少军队前去,也应该仔细考虑才行。如果人数太多,物资供不过来。
霍屹时刻能感受到被有限的物资卡住脖子的感觉,想必皇上的这种憋屈感更甚。
所以张来潜一直强调,国库里一定要有库存以预备处理各种灾情,大越国每年从春到冬,各种□□就没停过,有的大有的小,只要问题能在一郡之内解决,就能称得上是平安和顺的一年。
拥有少量田产,以耕种织布过日子的自耕农,遇到这些意外几乎没有任何抵抗能力。他们只能靠变卖田产过下去,然后成为佃农,这也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展。土地兼并会导致大量流民出现,生产力变低,社会出现动荡。
因此出现各种灾害之后,朝廷必须派人前去处理,开放国库赈灾。
“你觉得谁来处理这件事比较好?”周镇偊问他。
霍屹:“我带一万骑兵去九原郡。”这件事他必须得亲自去解决,除了大雪之外,还有匈奴和马匪的问题。
周镇偊:“好,你和公孙羊一起去,公孙卿上次在武昌郡处理洪灾表现不错,这次九原郡的赈灾也交给你了。”、
公孙羊应诺。
“开放国库的事,你直接找大司农。”周镇偊安排之后,心情总算平静了下来。
雪灾这种事,和以往的洪灾,蝗灾,地动各种意外灾情其实差不多,如果是以前的话,周镇偊虽然会重视处理,却不会如此紧张。
主要是这次雪灾和修建边郡扯上了关系,动一发而牵全身,周镇偊因此压力陡增。
霍屹离开紫微宫后,立刻前往北军点兵。当兵的吃军粮用军响,大越皇帝宁愿自己少吃点,也从来不亏待他们,尽管大雪令人退缩恐惧,但他们毫无怨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