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飞速流逝,眨眼就到了五月底。
京城的气氛愈发凝重,天气也愈发炎热,
阳光炙烤着大地,仿佛一个巨大蒸笼。
而在北方大宁,
一直弥漫的微风终于消失不见,取而代之的是温润阳光,
天气也告别了灰蒙蒙的阴沉,
变得阳光明媚,一片蓝天白云,让人看了都心旷神怡。
大宁前卫屯田之地,作为第一批落座于大宁城的试验田,
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已经多了千余人忙碌。
每一个沟槽中的杂草都要清理干净,
但凡超过手指大的石块都要被挑拣出来。
千余人就这么弓着腰,在地里仔细找寻。
其中一部分是大宁前卫的军卒,另一部分是城北的元人百姓,
经过将近半年的培训,
他们已经能够轻车熟路地清理田地,
此时此刻,虽然劳累,
但他们一个个都兴致勃勃,充满干劲!
甘薯在大宁城中已经成了天赐之物,
是上天对这些边疆百姓的恩泽。
都司大人说了,有了甘薯,他们就再也不会饿死。
对此,他们从最初的将信将疑到现在的深信不疑,
代表着他们对都司态度以及信任度的转变。
田间,一行十几人慢慢走着,
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田土,感慨不已。
其中一名老者身形干瘦走在最前,
肤色黝黑,口若悬河,喋喋不休
他是从北平都司农政院专门请来的“专家”,名为孙菱,专门负责操持甘薯种植一事。
他在半月前到来,要待到甘薯丰收才会离开。
对此,刘黑鹰心里门清,
眼前这人不仅是来帮忙,
还要替朝廷以及北平收集甘薯的具体产量以及注意事项。
孙菱指着前方的原野,发出了一声感慨:
“你们看,大宁的地要比关内的地好上许多,
土力更强,更肥沃。
只可惜,这鬼天气种不得粮食,
稍微有个反复无常,秧苗都要冻死,
比不得河南山东,更比不得南方啊。”
说完,孙菱忽然笑了起来,
从怀中掏出了一块地瓜干,狠狠地咬了一口,而后将地瓜干拿在手中掂量,
“现在,有了这东西,关外的地终于有了用处,
刘大人.我可以给你保证,只要精心照料,甘薯一定丰收!”
话音刚落,还不等刘黑鹰激动,
身旁一名草原人模样的将领便急不可耐地开口:
“孙老,这.所产几何?能不能有两石?”
他是大宁前卫指挥使阿速,
北元降将,在大宁已经有很多年了。
对于北边草原,他自问没有丝毫留恋,那里只有整日不断的厮杀。
他现在,唯一希望的,就是族人们能够不饿肚子。
刘黑鹰瞥了他一眼,没有生气,反而面露赞誉。
这个阿速向来不显山不露水,也不表露立场,
可做了指挥使之后,对于都司政令,
可谓是全力执行,是个为民之人。
孙菱瞥了他一眼,不同于刘黑鹰的和善,他则怒气冲冲:
“什么出息,好好种地,好好养护,好好施肥,
亩产没有五石,你来找我!”
“真的?”
阿速猛地凑近,眼睛圆瞪得像是灯笼,死死地盯着他。
孙菱更是恼怒:
“你这厮真是无礼,我在元大都种地的时候,你还不知在哪吃奶呢,
我说有五石,就一定有五石!”
“好好.好.”
阿速拳头紧握,激动之情溢于言表,身后跟着的一些将领同样如此。
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元人,
眼见城南明人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,他们不着急是假的。
可不论是和水泥还是建房子,又或者是做皮草,
他们的族人可谓是要多糙有多糙,根本比不过明人。
如此情况之下,若是能在种地一途谋个生路,那也极好!
这时,一直没说话的海撒男答溪凑了上来,脸上露出一些谄媚笑容:
“孙老啊,我们朵颜三卫也在初期的试种名单上,
能不能去我们那给看看,若是有什么疏忽,
我们一定立刻改,报酬也少不了您的!”
孙菱瞥了他一眼,耸了耸肩:
“燕王妃严令我不得离开大宁城,
就算是拉屎也得有人看着,老夫就算是想去也没得办法。”
海撒男答溪瞥了眼跟在一旁虎视眈眈的护卫,只觉得脑袋发昏。
他还是第一次见到,对一个种地老农居然有这么严密的防护,
这几日他几次想要登门拜访,
都被顶了回来,人都见不到。
海撒男答溪看向刘黑鹰,朝着他拱了拱手,希望他帮忙说说话。
刘黑鹰脸色古怪,同样耸了耸肩:
“能把孙老请来,本将已经使了浑身解数了,
平日里孙老都不能离开北平城,
至于去朵颜三卫,想都别想。”
海撒男答溪一下子萎靡起来,
连带着身后一些人都唉声叹气,失望至极。
这等对于大明朝都是宝贝的人,若是能去到族中,
稍微一指点,冬天就能少饿死不少人。
孙菱见他们这般模样,有些诧异地看向刘黑鹰:
“这些元人怎么回事?怎么一门心思寻思种地,我看你们不是在打仗吗?应该去抢才对。”
“呃”
气氛陡然有些尴尬,刘黑鹰讪讪一笑:
“种地打仗两手抓,朵颜三卫也有人在外征战。
孙老啊,如今朵颜三卫归属北平行都司,亦是我大明领土。
您看人去不了,能不能给写个条子,
写一些注意事项,让他们也看着点。
他们所在的地方啊,是咱们大宁最北方,
若是种好了,可是很有参考价值以及特殊意义啊。”
孙菱抬着脑袋看向身前这个膀大腰圆的年轻将军:
“什么特殊意义?”
刘黑鹰眉头一挑,解释道:
“您想啊,若是朵颜三卫靠着甘薯自给自足,无人冻死饿死,
此事若宣扬到草原人中,可是要掀起轩然大波啊。
不说别的,仅凭这一条消息,
就能削弱草原王庭至少两成战力。
以后再与咱们大明打仗,想的可就不是什么抢粮了,
而是想着来做俘虏,力争成为明人。”
此话一出,在场几乎所有元人瞳孔骤然收缩,只觉得心脏一紧!
“哎~你这小子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,倒是很有道理嘛。”
孙菱眼睛一亮,他沉吟片刻,看向身后一名年轻护卫:
“小徐啊,等回去后你把我在北平做的文书找出来,给这位这位海.”
“叫我小海就行!”
海撒男答溪一个箭步上前。
“海大人,尔等心向大明,理应有一口饱饭,不用客气。
若是有什么不明白之事,可派人快马赶来,
一来一回也就一日,时辰足够!”
得知此事重要的孙菱,
对海撒男答溪的态度一下子就好了起来,脸上更是写满了和煦。
海撒男答溪激动万分:
多谢孙老,朵颜三部必有厚报!”
“说钱就太俗了,老夫一把年纪要了钱也没地花。
你要是有心,就给我弄一些草药,
我在北平有不少好友都上了年纪,
不是这疼就是那疼,若有一些好的草药也可缓解一二,也让他们记你朵颜三卫一个人情。”
“成!没问题!我这就写信回去,
让族人准备上好的草药,这等物件,族中太多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