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黎漾说的一模一样,凌不疑将王隆剿匪被擒的消息告知太子,太子居然会想到偷偷带兵出征的蠢办法。</p>
</p>
他让太子不要任人唯亲,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王淳辞官,结果太子一口一句我外姑父还年轻,怎么能辞官。</p>
</p>
和黎漾在一起的时间久了,凌不疑这会儿非但没有生气,而是用看智障一样的眼神看着太子,被他刷新了三观。</p>
</p>
同时还在心里骂了一句蠢货。</p>
</p>
太子执意如此,凌不疑也不会劝说,他现在巴不得这个善良到愚蠢的太子赶紧惹陛下厌弃,免得任人唯亲,行祸国之事。</p>
</p>
不出所料,圣上知晓王隆被擒的事情虽然生气,但更让他愤怒失望的是太子的态度和做法。</p>
</p>
一国太子,怎能不辨是非,一味地只知道心软。</p>
</p>
太子被贬斥,朝堂之上,小越侯和其党羽更加活跃,卯足了劲儿想把王隆拉下台,好挫一挫太子一党的锐气。</p>
</p>
看到太子被他们逼成这个样子,作为父亲的文帝,最终还是心软了。</p>
</p>
同意让太子掌护符,号令三军,命太子在大军出征之时,于点将台亲自派兵遣将。</p>
</p>
但同时,文帝也对王隆做出了处罚,就地革职,将王隆手下掌管的兵马,交由其父王淳掌管。</p>
</p>
这等于是把左手的东西放到右手上,根本没有什么变化。</p>
</p>
凌不疑有小神棍妻子出谋划策,一直都是稳坐钓鱼台。</p>
</p>
任由这两方人马撕咬。</p>
</p>
至于出兵的将领,也轮不到他,万松柏巴不得看王家的笑话,拍着胸脯向圣上举荐自己,圣上允了。</p>
</p>
下朝后,凌不疑急着回家陪新妇,但太子却将他叫到东宫,见面就想让他保管虎符。</p>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