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不疑记得漾漾说过,文帝当初和阿父在乡野时关系很好,时常一起下河摸鱼,看到过一模一样的胎记。</p>
</p>
只要仔细想想,一定就能想起来这其中会有蹊跷。</p>
</p>
姑母说,陛下不会相信他们说的话,这是他对陛下的试探。</p>
</p>
听别人说出来的真相,和自己察觉出来的真相。</p>
</p>
二者之间,人们一定会下意识的相信自己察觉出来的真相。</p>
</p>
他现在就静等陛下自己察觉出来。</p>
</p>
刚才散席的时候,陛下叫走了凌益,他也看到了。</p>
</p>
他不相信,陛下会无缘无故的叫走凌益。</p>
</p>
事实也正是如此。</p>
</p>
从凌府离开后,文帝邀请凌益上了自己的马车。</p>
</p>
闲聊了一会儿后,就假装不经意的打听凌家可有遗传的胎记,还笑说,他抚养子晟的时候,子晟已经是十岁大的孩子,也不知道他身上有没有什么胎记。</p>
</p>
凌益心中觉得奇怪,但还是恭敬回答说没有。</p>
</p>
文帝记在心里,脸上依旧带着如沐春风的淡笑,和他又闲聊三个孩子。</p>
</p>
凌益只要一想到他有孙子了,心中就觉得宽慰,君臣二人聊的也甚是融洽。</p>
</p>
和凌益分别后,文帝回到宫中,直接挥退了所有人,再次来到奉贤殿。</p>
</p>
他怔怔的看着眼前的画像,站了很久很久。</p>
</p>
“阿兄,你能为弟弟解开心中的疑惑吗?”</p>
</p>
文帝凝视着画像,越看越觉得不对劲。</p>
</p>
众所周知,画像和人都是有区别的,能有七八分相像,就已经是画师技艺高超,很不得了了。</p>
</p>
一直以来,他都觉得子晟肖舅,能和霍兄有三四分相似,所以对他格外偏爱。</p>
</p>
可现在想想,相似的何止三四分。</p>
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