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

第四百一十六章(2 / 2)

<span>蓝若琳</span>你多日未进食了,先喝碗粥暖暖身子吧,其他事一会儿再说不迟</p>

<span>霍秋娘</span>多谢若琳小姐</p>

庙外大雨倾盆,庙里躲雨的几人,就着雨声喝粥吃干娘,一时间气氛静谧无语,只有雨声和火堆时不时发出的燃烧木柴的响声,霍秋娘一边喝着粥,一边小心的观察着若琳这边,她有心求救,但觉得太麻烦别人总是不好,还怕会连累到人,所以霍秋娘一直犹豫不决,神情辗转纠结,要若琳真是天上的神仙,霍秋娘一定会求救,可若只是一个普通的富家女子,霍秋娘怕会把人家拉入泥坑,倒是不敢再求救了,一直到天色黑下来,外面的雨都已经停了,霍秋娘还是没有说出自己的遭遇,她不说,若琳也就没有追着问</p>

<span>孙小小</span>若琳姐,她刚才不是还让您救她吗?怎么现在又不说话了?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每个人都难处,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说出口的</p>

<span>孙小小</span>可她不说,你怎么知道她有难处?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但她不愿意说,我们又不能逼着人家说呀,行了,快去休息吧,明天还要赶路呢</p>

<span>孙小小</span>好的,姐姐晚安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晚安</p>

若琳看着小小在干草躺下后,又拿了狐狸皮的件披风给她盖上,自己却并没有休息,而是在破旧的团蒲上打坐,霍秋娘思来想去,最后还是没有把自己的事情告诉若琳,她还是决定,照自己原来的计划,去开封府告状,次日,风清云朗,金乌高照,若不是路面上还有未晾干积水,丝毫看不错昨日刚下过一场瓢泼大雨,一早从入定中醒来,若琳先派车夫到前面去探探路,看看路况如何,然后用昨天的雨水准备再煮一些粥,去拿米的时候,发现还有一些肉干,索性也把切好的肉干拿出,然后放一起煮了一锅肉粥</p>

<span>霍秋娘</span>若琳小姐,昨日多谢你的粥和披风,你的恩德,秋娘永世不忘</p>

说着,霍秋娘便要下跪行礼,若琳一把将人扶起来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秋娘客气了,都是出门在外,既然遇到便是缘分</p>

<span>霍秋娘</span>谢谢若琳小姐,可我身上还有急事去办,不得不马上离开,在这里拜别诸位了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粥马上就好了,喝碗粥再走吧,不然以你的身体,路上很难坚持下去</p>

<span>霍秋娘</span>多谢,秋娘感激不尽</p>

吃过粥后,霍秋娘就急忙赶路了,若琳这边反而还要收拾洗刷一番盆碗后才离开,马车赶出去一段路程后,若琳再次看到风尘仆仆赶路的霍秋娘,看她去的方向似乎也是开封,便捎上了她一同赶路,霍秋娘是个心地善良的女子,遇事总会为别人考虑一二,所以一开始,霍秋娘并不愿意上车,因为自己身穿孝服,又有恶事缠身,怕会给别人带来晦气,在若琳和小小的劝说下,霍秋娘见她们师徒真的不介意自己一身孝服,在答谢后才上了马车,一路上,霍秋娘神色不安,满面苦涩,若琳也没有开导她,而是静静闭目假寐,除了自己现在本性冷漠,还有就是相由心生,这个女子一脸的苦情,说话做事顾虑太多,说好听点叫善良,心思细腻敏感,其实就是自卑自艾,性情压抑,委曲求全,一问三摇头,未语泪先流,一看就是那种打断牙和血吞的性子,除非她自己想通了说出来,否则别人问,永远只有哭,说话也磨磨唧唧,抓不住要点,说一句话能把听得人急死,既然根本问不出话,若琳也懒得费精神再去问了,这种人就算是有好运气、有机遇亲自送上门,她们也抓不住,典型的逆来顺受,烂泥扶不上墙,而且也是多数女子的通病,到了开封城门口时,霍秋娘主动先下了马车,之后,车夫就驾着马车回到了开封府,虽然若琳顶着一个六品女官司记的官职,可实际上没有什么正经工作,因为不用进宫当差,所以平日里,她都是跟着展昭在开封府上职,做一些文书记录的事务,公孙策让若琳将去年一整年,开封府办的案子整理出来,要移交刑部,若琳忙活了三天,把卷宗整理出来,刚把卷宗放到公孙策的书桌上,就听闻有人拦路告状,却当场饿晕过去,最后被抬回到开封府衙,因为喊冤者是女子,所以包拯派人来叫若琳过去给那女子看看,若琳到了客房,看到床上躺着的正是一身孝服的霍秋娘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【原来她是来开封府喊冤告状的】</p>

不用诊脉,一看面色就知道她是饿晕的,距离上次分别,已经过去五六天了,就算分别前,若琳给了她一些干粮,现在也早已经用完,霍秋娘身子又弱,两天不吃东西,就会昏过去,若琳又给霍秋娘喂下补气养血的丹药后,还让人煮了粥过来,可霍秋娘一醒过来就着急找包大人,也没顾上吃,就先去诉说自己的冤情,原来霍秋娘丈夫黄大虎死了,是被人毒死的,县官被人收买,屈打成招,误判了邻居的张颂德是凶手,马上就要斩首了,黄大虎被毒杀,霍秋娘认为是觊觎自己的张三少嫌疑更大,可她却苦无证据,张颂德也是因为给黄大虎诊治过病,并在张颂德家里发现毒药,最终屈打成招,才会被判刑,而霍秋娘的婆婆也认为是霍秋娘与外男张颂德有私,毒杀亲夫,所以霍秋娘才千里迢迢跑到开封府诉冤,为查清楚丈夫的死,为自己诉冤,也为张颂德伸冤,在诉说案情的过程中,霍秋娘一直神情激动不安,泪流满面,最后因为体力不支,精神过度使用而昏倒在地,被若琳扶回了客房</p>

<span>包拯</span>秋娘如今状况如何?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多日未曾进食,身体不支,又受到精神打击,还赶了远路,身体承受到了极限,所以才会昏倒,我已经吩咐人看着了,等醒来吃点东西,休息休息就就好些了</p>

<span>包拯</span>那就好</p>

<span>公孙策</span>若琳,我观你和秋娘似是认识,之前你可是见过秋娘?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嗯,回开封的路上,我就遇到饿晕的秋娘,我们在一同在破庙里躲雨认识的,她还神志不清的将我误认为仙子,求我救命,等清醒后我再问她,她却不肯再多说,似是有所顾虑</p>

<span>包拯</span>看来她确有冤情在身,不然不会在神志不清时还惦记着冤情,只是不知道这其中究竟有何隐情,才会令她如此难言?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应该是没有实证,一切只是她的揣测,又涉及到女子的清白名誉,所以她才会诸多顾虑,听她所言,她丈夫之死,她猜测是曾经想奸辱她的张三少所为,而不是被判刑的张颂德,可这都是她自己个人揣测,没有证据,所以告状也会气短</p>

<span>公孙策</span>若真是如此,那张三少就犯了杀人和诬陷两桩罪状</p>

<span>包拯</span>这一切还都只是猜测罢了,没有证据,暂时不要轻下定论,就此案目前看来还是茫无头绪,展护卫</p>

<span>展昭</span>属下在</p>

<span>包拯</span>由于那张颂德已经被判定处决的日期,时间紧迫,本府想请展护卫率张龙、赵虎二人先行一步,前去调查侦缉,你一下如何?</p>

<span>展昭</span>大人,此乃卑职等人职责所在,只要大人一声令下,我等自当赴汤蹈火,在所不辞</p>

<span>包拯</span>话虽如此,但这次任务特殊,本府不想强人所难。你这次出差,不仅要微服暗访,必要时只怕还得受点委屈</p>

<span>展昭</span>大人的意思属下明白,请大人放心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我不是很明白,你要受什么苦头?</p>

<span>展昭</span>这要去了才知道</p>

展昭神神秘秘的不肯说,若琳虽然疑惑,但是却没有继续追问的欲望,反而默默瞥了展昭一眼,转身离开去客房看秋娘了,当天,展昭就带着张龙赵虎离开了开封府,暗中去了霍秋娘的家乡黄沙县调查,展昭通过一番打听后,确定了张三少的日常风评,还有时常更在他身边的两个同谋,还为了接近关在牢里的张颂德,便假意闹事,然后被抓入了大牢里,这才见到牢里的张颂德,开封府内,霍秋娘再度醒过来时,已经是第二天了,因为身体太弱,又多日没有好好进食,所以若琳叫人端来温好的粥,让她先用点</p>

<span>霍秋娘</span>若琳小姐,没想到你原来是开封府的人</p>

<span>衙役</span>蓝大人和展大人一样,都是皇上亲封的官职,展大人是御前四品带刀护卫,楚大人是六品尚宫司记兼护卫</p>

若琳还未说话,一旁的衙役已经开始给霍秋娘介绍起来,霍秋娘闻言很是震惊,她没想到女子也能做官,还是被皇帝亲封的,所以神情一时愣住</p>

<span>霍秋娘</span>女子也能做官?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只要是有才能,忠于大宋朝的人,皇上都很喜欢</p>

<span>霍秋娘</span>之前就是蓝大人救起,这次又给大人添麻烦,民妇黄霍氏拜谢蓝……</p>

说着霍秋娘又要下跪,若琳又将人拉住,按回床上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不过是举手之劳,秋娘请不必多礼,你还是吃点东西,养好精神,包大人随时可能会召见,询问案件详情,你要做好准备</p>

<span>霍秋娘</span>好,民妇明白</p>

之后霍秋娘的身体恢复一点后,包拯带着仪仗立刻启程赶去的河南黄沙县,并且赶在张颂德被执行斩首前救下了张颂德,救下张颂德后,当即升堂审讯,公堂上,张颂德说出自己被屈打成招的事,包拯还传讯叫来的霍秋娘,公堂说清楚了黄大虎死前一切细节,因此牵扯出强奸未遂的张三少,展昭率王朝马汉去张三少家将人抓捕回来,公堂上,张三之承认自己曾经派人诓骗霍秋娘到山上,企图施暴。但因为霍秋娘抵死不从,黑夜逃跑时,摔下山坡,被误以为摔死,才逃过一劫,因为案件还有一些证人未曾到案,所以包拯暂且退堂,一干人犯全都押回大牢,退堂后,包拯派展昭去黄大虎家中重新搜查取证,又派人将时常跟在张三身边为虎作伥的两个同伙抓捕到案,退堂后,霍秋娘想起张颂德的被打断的腿,心中一阵愧疚,想起开封府里丫鬟曾说,若琳的医术很好,还曾经治好太后的眼疾,所以便想来找若琳求助</p>

<span>霍秋娘</span>蓝大人,民妇有事相求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你说吧</p>

<span>霍秋娘</span>是为了张家公子之事,因为他受人陷害,腿骨被折断,我听说蓝大人会接骨,所以想请蓝大人帮他看看</p>

<span>展昭</span>若琳,张颂德无辜被陷害入狱,还因此受刑,被屈打成招,我在狱中见到他时,他一条腿已经断了半月余,但他是被冤枉的,所以我想你去帮他医治,可以吗?</p>

展昭知道若琳虽然性情冷漠,但绝不是见死不救之人,他想让若琳去救人,但也不想用两人之间的关系去逼迫若琳,所以才如此正式的前来求助,而不是直接拉着人去大牢里医治,只不过,展昭来晚一步,他过来时,霍秋娘已经先一步提出了这个请求,展昭也就只能顺势说下去,若琳倒是无所谓救不救人,于她而言,救治张颂德不过举手之劳,端看自己是否愿意出手,不过展昭都开口,若琳自然不会拒绝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那先去看看,我总得见过他的症状才知道能否医治</p>

<span>展昭</span>好,我们去大牢看看吧</p>

三人来到大牢中,展昭为双方介绍后,若琳就开始为张颂德诊治,虽然张颂德已经骨折半月有余,中间一直未曾治疗过,但比起之前周勤的情况已经好太多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还好,虽然骨折的地方又重新开始长的迹象,但还没有完全长好,现在重新扳回骨头还有机会,不过重新正骨会很疼,张公子可要多忍耐一下了</p>

<span>霍秋娘</span>真的能痊愈吗?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痊愈后日常走路是没有问题的,不过不能跑跳过度,还有因为诊治时间完了,日后阴雨天会有酸痛涨麻的感觉,日常也要注意保暖,不可受风受寒</p>

<span>张颂德</span>草民多谢蓝大人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正骨会很疼的</p>

<span>张颂德</span>再疼也不会比被上刑屈打成招时疼,草民虽然无用书生,但还是能忍得了一时之痛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那好,等你出狱后,我再给你正式治疗,牢里阴暗潮湿,你被上过刑,又多日寝食难安,精神不振,我先开两副药调理一下你的身体,还有你身上其他伤口也需要处理一下,展大人,这是我自制的金疮药,你找人给张公子上药,还有秋娘,你跟我去开方子抓药</p>

<span>霍秋娘</span>好,多谢蓝大人</p>

<span>张颂德</span>蓝大人,草民多谢您的救治之恩,也多谢展大人</p>

<span>展昭</span>不必谢来谢去,还是先上药治疗吧</p>

若琳开好药方后,就让师爷去县衙师爷带着去支银子买药,这本就是黄沙县县令黄志雄的错判失误,治疗费用当然也要由县衙支付才对,县衙的师爷是县令黄志雄的心腹,这事自然就传到了黄志雄耳朵里,黄志雄自知自己有错,怕被包拯查出,但又心存侥幸,为了给上司留下个好印象,所以都没用县衙的公费,而是自掏腰包给若琳送来了一笔不大不小的银子,这事,若琳转头就报告给了包拯,包拯难得开明了一下,没有直接没收这笔银钱,而是分成两份,一部分留给黄家婆媳作日后开销之用,一部分让若琳拿去给张颂德做医药费用,次日,再度升堂,张龙赵虎也已经将一干涉案人员缉捕到案,包拯便开始逐步询问钱东和钱昌就是张三的同谋伥鬼,霍秋娘被人引到山上,险些被奸污,黄大虎的死,还有被栽赃诬陷的张颂德,这三起案件都是这三人策划实施的,昨天,张三只承认引霍秋娘到山上一事,其他事情一推二五六,而今日,钱东和钱昌自然也是咬死不承认自己下药杀人一事,可惜展昭去黄大虎家搜查时,已经拿到有利证据</p>

<span>包拯</span>展护卫</p>

<span>展昭</span>属下在</p>

<span>包拯</span>你给他们看看证物</p>

<span>展昭</span>是</p>

展昭从怀里拿出一张纸,让钱东钱昌辨认,可两人还是不肯认罪,谎称自己不认得</p>

<span>展昭</span>上面有回春堂三个字,你们可曾到过回春堂?</p>

<span>钱昌</span>没去过</p>

<span>钱东</span>没去过</p>

<span>展昭</span>有,还是没有?</p>

<span>钱昌</span>没...没有...没有</p>

<span>钱东</span>没...没有...没有</p>

随即,包拯传召了回春堂的伙计牛阿癀上堂作证,经过牛阿癀辨认,这张纸中曾经包裹砒霜,所以还残留着一点砒霜药粉,因为砒霜这种药属于毒药行列,售出都是有记录,而且买的人也少,多数都是为了灭鼠患才会使用,所以伙计会对买药之人留下一定印象,也还记得上个月来买砒霜的人,牛阿癀指认上个月来买砒霜的就是钱昌,钱昌一看自己被指认出来,为了脱罪就把张三也供了出来</p>

<span>钱昌</span>不关我的事,不是我的主意,不是我要去买的,都是张三,是他要我下毒害人的</p>

<span>张三少</span>你胡说,大人,你不要听着疯子的话,我根本不认识黄大虎,为什么毒害他?</p>

<span>钱昌</span>因为你看上了他的女人秋娘</p>

<span>包拯</span>钱昌,你说张三指使你下毒杀人,他除了看重黄大虎的妻子之外,还有什么其他目的?</p>

<span>钱昌</span>他想杀了黄大虎之后,就把所有罪名推给张颂德身上,等张颂德被处死之后,他就可以接受他全部的家产,张三说他是张颂德的同族兄弟,而且张颂德没有其他亲人,所以张三可以承下他所有财产</p>

钱昌将张三平日挂在嘴边的话全都说了出来,张三气得破口大骂,包拯见真相已经水落石出,便开始宣判,张三身为罪魁祸首,被判了狗头铡之刑,当堂行刑,钱昌钱东为虎作伥,助纣为虐,被判斩立决,张颂德被判无罪,当堂释放,解决了这件案子后,包拯对两人稍作安抚后,就开始处理县令黄志雄收受贿赂,冤判错判之事了,黄沙县县令黄志雄,贪污贿赂,伙同张三栽赃嫁祸,诬陷善良,差点导致错判冤杀一条人命,包拯问罪当堂,黄志雄还敢抵赖不认,还敢说自己为官数年,一向廉洁自守,却被展昭和张龙赵虎当场揭穿,原来,展昭故意入狱后,张龙赵虎就拿着银子,闯入黄志雄家里去赎人,黄志雄看到银子后,自然就答应放人了,可黄志雄土皇帝坐久了,见张龙赵虎对自己没有半点敬意,还闯到家里来威胁人,没有半点求人的姿态,所以迁怒与展昭,故意折辱展昭,让展昭从他脚下爬过去,看到展昭显露身份后,黄志雄知道自己大势已去,只能狼狈认罪,最后包拯判黄志雄贪污受贿,知法犯法,罪加一等,削官为民,发配边疆流放十年,家产被没收全数充公,并杖责六十大板,案子彻底结束后,包拯忙着疏离黄沙县之前出错的公务,还要给上头递折子,让朝廷调派合适的人选过来接任县令之职,张颂德被送回了他的家中,若琳也开始给他治疗,先是重新接骨,让长错位的骨头重新扳回正道上,然后是夹板固定,期间也少不了药物和食补的配合,想到自己可能在黄沙县呆不了多久.所以治疗初期,若琳就带着回春堂的大夫过来一块问诊,让大夫有所了解伤员的症状,等楚倾玥离开后,大夫也能根据她留下来的方法继续治疗,待事务处理好后,包拯特地身着官服上门,去黄家拜访黄大虎的母亲,也就是霍秋娘的婆婆,因为从霍秋娘的言词上推断,她的婆婆十分不喜欢霍秋娘,认为她有点姿色,所以不是老实本分的女子,一直对她存有严重的偏见,尤其黄大虎死后,黄家婆婆一直认为是秋娘通奸,与张颂德一起毒死了自己儿子,因此将霍秋娘赶出了家门,所以包拯才特地上门,说明原委告知详情,让黄家婆婆知道杀死儿子的真凶是谁,也是为霍秋娘和张颂德作证,证明二人从未杀人,他们之间也是清清白白的邻居关系,有了包拯的亲自上门劝说和担保,让黄家婆婆和霍秋娘的关系又重归于好,也和邻居张颂德的关系暂时缓和,展昭见眼前局势一片向好的势头,不禁一阵感慨</p>

<span>展昭</span>虽然杀死黄大虎的真凶已被伏诛,希望她们婆媳日后相互扶持,能好好过日子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希望能如此吧</p>

若琳嘴上这么说,但其实没有那么展昭乐观,毕竟偏见这种东西一时半刻是改变不了的,现在的安稳不过是一时的感动罢了,黄家婆婆毕竟死了自己的亲儿子,而且还是因为霍秋娘才被人毒死的,日后黄家婆婆会不会因此迁怒于霍秋娘谁都不知道,况且一个家里没有了男人,女子要是立不起来,肯定会受人欺负,虽然人命官司现在是过去了,但真正的苦难才刚刚开始,霍秋娘长相貌美,日后少不得被人骚扰麻烦,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,流言蜚语害死人的事不少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张颂德的腿骨我已经接上了,就看日后调理和照顾了,若是养得好,日后正常行走小跑是没有问题的,之后的调理的事我已经交代给霍秋娘和回春堂的大夫了,他们会照顾张颂德的</p>

<span>展昭</span>这件还要多谢你,不然张颂德就可能因为这事,留下一个跛脚的毛病,他在黄沙县的名声一直不错,不该因为别人的过错,而背负一辈子的病痛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你已经和我说过许多谢谢了,发给我的好人卡都快堆满整个房间了,能不能换换说辞?</p>

<span>展昭</span>好人卡?什么意思?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我忘了,等我想起来了再告诉你</p>

元宵节过后,包拯在一次下朝回府衙的路上,官轿突然异常停止前行,抬轿轿夫都被官轿扯住,差点摔了轿子,包拯察觉有异,便勒令当街停轿,并吩咐衙役去四周探查,看是否有可疑形迹,却没想到真的查出了一桩案子,一队官兵抬着一筐子坏了的白菜帮子,准备去扔掉,被张龙赵虎拦截住后,在烂白菜堆里翻出了一个被打致重伤,奄奄一息的男子,包拯当即就将人带回了开封府府衙,还叫来了若琳一块帮忙医治,可这个人确实伤的极重,浑身被人踢打至多处淤青,肋骨断了三根,内脏更是因此受伤不轻,人虽然还活着,但也就比死人多了一口而已,人已经完全没有意识了,若琳施针配合空间中的灵泉,也只是暂时留着这人的性命,至于何时苏醒,能恢复到何种地步,这都还无法确定,就在若琳为这名男子治疗时,包拯已经升堂审问行凶并意图抛尸的几人,查问他们是谁家牌军,与伤者何仇何怨,为何行凶,这个领头的也是个胆小怕事的,被包拯吓唬了几句,他就全都交待了,他们都是卫尉寺监军朱大钊家的府军,他们奉命抓捕这个男子以及一个丫鬟和孩子,丫鬟和孩子跑了,为了逼问他们的下落,就这这个男子拳打脚踢,导致男子险些丧命,而这个重伤的男子姓唐,至于他和朱大钊有什么恩怨,这个府军头领并不知情,为了查明案情,包拯一面派人全城找寻丫鬟和孩子,一面又让人去传唤朱大钊过堂问案,但朱大钊察觉不妙后,立刻就要逃跑,连官位都不要了,朱大钊先是来了一出调虎离山,让手下抬着空轿子从侧门离开,吸引展昭的注意力,自己则是背着包袱从正门跑了,而找人的这边,张龙赵虎在客栈里.带回了女扮男装的丫鬟梅香,可唐家小少爷唐小光却下落不明,梅香在包拯面前说出了自己所背负的冤案,原来唐家夫人刘金凤被人掳走,唐家报官之后没过两天唐家就满门被灭,当天梅香因为不在家逃过了一劫,唐家小少爷小光则是躲在水缸里得以活命,之后梅香带唐小光逃出吉安县,逃到羊城小县投靠唐家二爷唐文广,唐文广又带着两人来开封府就是为了伸冤,可他们刚到开封府就被官兵堵截了,梅香带着唐小光逃走,唐文广却为了保护两人而下落不明,包拯猜测自己救下的重伤昏迷的男子可能是唐文广,所以让梅香过去认人,果然真就是唐家的二爷,看着昏迷不醒的唐文广,梅香哭的抽噎,连话都说不清楚,过了好一会儿才止住了泪水</p>

<span>梅香</span>敢问蓝大人,我家二爷现在如何了?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你也看到了,他还在昏迷,想要苏醒过来,还需要一些时日</p>

<span>梅香</span>那要需要多久?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若是情况好些,大概还要三四日,若不然则需要十来日</p>

<span>梅香</span>民女多谢蓝大人</p>

包拯已经得知了案件的大概情况,但还需要具体的实证,所以升堂讯问吉安县的县令李大南,李大南上堂时就已经下半身瘫痪了,是被衙役连椅子抬进公堂上的,见此情况包拯也是十分惊讶,按理说都已经病成这样,朝廷是不会继续让其任职县令的,李大南又怎么会仍旧在职,虽然李大南下身瘫痪,说话有些口齿不清,但意识还是清楚的,他说自己瘫痪,是被歹人袭击所致,也说了唐家确实去报过案,并且在公堂上唐小光认出了掳走刘金凤侍卫,乃是赵王爷府上的亲卫,但是对于唐家被灭门一事,李大南并不知晓,因为那时候他就已经被袭击瘫痪了,梅香又逃到了羊城,没有人报案,李大南自然也就不知道唐家灭门的惨事,退堂后,展昭对若琳说起了公堂上发生的事情,心中满是愤慨,对这位赵王爷也是厌恶极深</p>

<span>展昭</span>真是太过分了,光天化日之下之下,强掳他人妻子,为了掩盖罪行还灭人满门,简直和当初的国舅赵国栋一样丧心病狂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而且还都是皇亲国戚,身份尊贵,却作尽恶事,有这样的极品糟心亲戚,皇帝也不说管教管教,而且皇亲国戚犯案率这么高,长此以往,百姓对皇家势必再无敬畏之心,若再出个陈胜吴广刘邦这样的人,在中间挑拨一下,那大宋可就有好戏看了</p>

<span>展昭</span>若不是有包大人明辨青天之名,不畏强权之难,坚持为百姓伸张正义公道,不知还要凭添多少条冤死枉魂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正是因为有包大人这一线希望所在,才让这么多冤案得以平凡,令逝者安息,令生者有望,令行凶者受到惩罚,令国法正义得以伸张,这不就是你当初不做南侠,投身官府,坚持跟着包大人的原因吗?</p>

<span>展昭</span>是,这就是我当初的愿望,这一次,我相信包大人也一定会令凶手伏法,让作恶者难逃国法的制裁</p>

梅香一直忧心唐小光的处境,便想去找丢失的小光,展昭带着王朝马汉去了梅香之前躲避的地方去找人,却带回来一只羽箭,羽箭上插着书信,言明唐小光在自己手里,希望包拯能对自己宽大处理,落款上正是弃官逃跑的朱大钊,包拯看到这份书信,怒斥其挟持幼童,手段卑劣,但稚子无辜,所以还是要展昭去救人,一切以唐小光的安全为先,之后,展昭带回了唐小光,可是朱大钊却为了保护唐小光死在了锦衣侍卫的剑下,只不过那些锦衣侍卫都已经死了,死无对证,包拯也不能凭此指证赵王爷,只不过唐小光的心理状态十分不好.心理受到严重的创伤,因他小小年纪,就目睹了官兵杀死了自己亲人的过程,所以唐小光一看到官兵或者穿着官服的人,就会很惊惧,包拯以及众人看到唐小光的状态也是于心不忍,还不到十岁的稚子,本该是天真无忧的年纪,却遭遇家破人亡的惨案。还是亲眼目睹鲜血淋淋的场面,能没有被吓到发疯就已经很不错了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大人,唐小光亲眼目睹亲人被杀的血案,受到严重惊吓,导致心理创伤很重,明日升堂恐怕很难进行下去</p>

<span>包拯</span>可是这唐门血案之中,他是唯一目击证人,他的供词是最有价值的线索</p>

<span>公孙策</span>不如让小光到花厅问话,以祛除起心中的畏惧,大人以为如何?</p>

<span>包拯</span>公案公断,依律必须在公堂审问,私下问询,虽可作为佐证,却难等公文,无足为凭,就算唐小光说出实情,在公堂对症之下,若是被人推翻,本府岂不是无词以对?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这种心里创伤后遗症,虽然也可以治疗,但是需要耗时长久,而且一再的见官兵,和诉说回忆当日惨状场面,也不利于唐小光的康复</p>

<span>包拯</span>这倒是本府前所未见的难题,根本之道,在祛除小光心中的畏惧</p>

<span>蓝若琳</span>唐小光的情况,只怕会更重</p>

<span>包拯</span>如此一来,岂不是全无办法?</p>

点击下载,本站安卓小说APP
最新小说: 万世之名 重生后,自己养成小青梅 大清相国 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 失明的她遇上盗神的我 十八层地狱分别叫什么?十八层地狱详细图解 CNC苍蓝暮光 说好攻略恐怖片,神秘复苏什么鬼 他比我懂宝可梦 共享天赋:同时穿越了一百个世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