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病的阴霾在铁腕与仁术的双重作用下终于散去,染疫的百姓逐渐康复,废弃的田垄重新冒出绿意,运河之上再度帆影点点,帝国的南方恢复了往日的生机</p>
回銮的号角吹响,龙舟舰队溯流北上,气势恢宏,女帝站在船头,看着两岸跪送的百姓与恢复繁华的景象,目光沉静而辽远,她兑现了离京时的承诺——“山河与朕同归”</p>
京城已在眼前,巍峨的城门,熟悉的宫阙,以及……那个在最高处等待她的人</p>
然而,她归来的第一件事并非直入深宫,而是翌日清晨,准时鸣响了大朝会的钟鼓,身着十二章纹衮服,头戴垂珠帝冕,她端坐于金銮殿上,接受百官朝拜</p>
朝会上,她条分缕析,对南下期间朝政得失予以明断,对留守功臣予以擢升,对赈灾抗疫中的有功之臣,无论是随行官员、御医,还是地方上恪尽职守的小吏,皆论功行赏,无一遗漏,恩威并施,赏罚分明,殿中群臣无不心服,山呼万岁之声震彻云霄</p>
待一切国务暂告段落,她才终于摆驾,走向那昭阳宫深处</p>
萧玦早已屏退左右,独自立在殿前玉阶之上,他清瘦了些,向来沉静如水的眼眸在她出现的那一刻,掀起了无法抑制的波澜,她没有说话,只是快步上前,紧紧握住了他微凉的手,千言万语,尽在不言之中</p>
<span>芷溪</span>我回来了</p>
萧玦反握住她的手,力道之大,几乎让她感到微痛,他只是低低应了一声</p>
<span>信王(萧玦)</span>嗯</p>
<span>信王(萧玦)</span>陛下…该不会乐不思蜀吧</p>
她知道,这几个月的分离,于他而言是何等煎熬,朝政之险,疫病之危,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他的心弦</p>
接下来的日子,她几乎将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留给了他,白日里,他们在御书房并坐,她批阅奏折;黄昏时,他们漫步于宫廷园林,细说别后种种;夜晚,她宿在昭阳宫,听他讲述她离京后朝野的细微变化,听他剖析那些她或许未曾留意的暗流,她极有耐心地安抚着他那份深沉而克制的离情别绪,用陪伴一点点弥补分离的时光</p>
当然,后宫并非只有萧玦</p>
还有一个惯会装弱小的贵君</p>
这份“端水”的功夫,于她而言,其耗费心力,不亚于处理一场朝堂争端</p>
时光便在这样公私交织的忙碌中静静流淌,在她的治理下,帝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,吏治清明,仓廪丰实,四海宾服,万邦来朝!</p>
这一生,她不曾辜负肩头的山河重担,亦不曾完全忘却内心的女儿情肠,她以女子之身,行帝王之事,开创了一个属于她的,不可复制的时代</p>
风雪渐大,覆盖了琉璃碧瓦,也染白了她的眉梢,她缓缓闭上眼,唇角似乎噙着一抹极淡的笑意</p>
史官必将为这一页写下浓墨重彩的终结:</p>
“女帝崩,庙号圣祖。其一生,波澜壮阔,功盖千秋,盛世清平,至此而极”</p>
一代女帝,轰轰烈烈的一生,落下了帷幕,她的传奇,与这山河同在,永镌青史</p>
<span>芷溪</span>我……回来了!</p>
</p>